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丨凝聚党建合力 做好服务“加法”
2018-01-10 来源: 新疆网
凝聚党建合力,做好服务“加法”
——社区“大党委”汇众智、凝众心、聚众力打造为民服务阵地
2017年12月26日,在沙依巴克区农科院社区“党民心连心”宣传长廊,农科院社区“大党委”书记上官爱芳(右四)与社区“大党委”成员,利用基层党组织建设“1+8”工作手册,学习社区“大党委”工作职责,并在辖区居民小区实地梳理探讨为民服务的新举措。(记者蒋晓摄)
“要想把社区力量拧成一股绳,就得先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做起,凝聚党建合力,扎实为居民服务。”八一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师兵说。
师兵拿新北社区举例,新北社区管辖着40栋居民楼,有3703名居民,而社区只有5名党员,忙起来捉襟见肘,要想发挥好党员先锋引领作用,就得在强筋壮骨上下功夫。
师兵所说的强筋壮骨,就是社区“大党委”的建设。去年以来,八一街道办事处的16个社区均成立了“大党委”,凝聚辖区单位、商户、居民党员的力量,在党建和服务居民工作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好服务“加法”,使越来越多好政策、社会资源惠及到各族居民。
党员在身边 服务看得见
1月8日10时,新北社区的200多名居民在新疆大学北校区北院体育场列队整齐,举行升国旗仪式。
“去年我们设立这个固定升旗点后,每周一早上,200多名居民都会自发而来参加升旗仪式。”新北社区“大党委”书记马莲坤说。
70岁的王丽亚就是队伍中的一员,每周一早晨,她帮瘫痪在床的老伴洗漱好、喂好饭,就赶到体育场参加升旗仪式。
王丽亚的这份坚持,源于社区党员对他们一家的贴心帮助。
去年,在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上,党员们梳理讨论居民的诉求和困难事时,提到王丽亚因家庭困难迟迟没安装窗户护栏,存在安全隐患。马莲坤将这事记在本子上,当即安排落实。不到一个月,王丽亚家的窗户护栏在社区“大党委”的协调下装上了,王丽亚只是随口一说,社区党员们就记在心上了。
居民艾尼·买买提一直坚持参加升旗仪式,因为党员干部每次在升旗后宣讲一些惠民政策,这些都和大家息息相关。
马莲坤说,社区“大党委”成立一年多来,达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聚合效应,社区“大党委”就像催化剂,激发了党员的活力,现在辖区28名居民党员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主动架起居民与社区间的沟通桥梁,居民的合理诉求得到解决,居民间的亲切感日益增多,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也越来越浓厚。
服务凝合力 居民得实惠
如果说八一街道新北社区“大党委”起到了催化剂作用,那么红庙子片区管委会汇珊园社区“大党委”起到的就是粘合剂作用,将社区和辖区各单位粘合在一起,使此前“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变为现在的“一家人两头热”。
伊犁州家属院曾因小区环境卫生差,上过社区的卫生黑榜。去年,汇珊园社区“大党委”成立后,伊犁州驻乌办事处作为“大党委”成员单位,开始参与社区各项工作,并增派人员进行小区环境卫生清扫,现在,该小区已经脱掉了“脏帽子”,雪即下即清,卫生死角被清除,小区内还安装了新座椅,居民的幸福指数逐渐提高。
“自从社区‘大党委’成立后,我就在社区开了一间接待站,专门收集民情民意,并逐一落实。”伊犁州驻乌办事处党组副书记刘玉梅说。
刘玉梅的工作日记本上最新一条待解决的问题是帮辖区两个小区更换年久失修的路灯和年前去看望辖区的困难居民。
汇珊园社区“大党委”书记奥登格热力说,以前,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条块分割、各行其是,不但资源难以整合、优势难以互补,一般的社区事务协调起来也很费周折。社区“大党委”成立后,辖区两家单位成为“大党委”的成员单位,同时吸纳了30多家非公企业,共同开展了近70次宣传活动,为居民解决了近50件实实在在的问题。
社区工作人手不足,就集党员之力;社区有发展之需,就集党员之智;社区服务需求增加,就拓展党组织服务功能。
如今,沙依巴克区已在全区成立了184个社区“大党委”,实现对辖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商会、楼宇等党组织资源的全面有效整合,定期组织成员单位召开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党建共抓、党员共管、资源共享、活动共促、环境共建、平安共享,构建了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记者盖煜)
原标题:【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凝聚党建合力,做好服务“加法”